2019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周即将拉开帷幕,值此之际,我们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,深入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焕发新的生命力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智慧结晶。从评书、相声到鼓书、弹词,这些曲艺形式不仅是娱乐方式,更是历史传承、道德教化和艺术审美的综合体现。在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,许多传统曲艺面临着观众流失、传承断档的困境。
要让非遗曲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,首先需要创新传播方式。在保持传统表演精髓的基础上,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,让曲艺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。通过网络直播、短视频等形式,让传统曲艺突破时空限制,实现更广泛的传播。
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传承体系建设。建立健全非遗曲艺传承人培养机制,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曲艺,同时推动曲艺进校园、进社区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。
再次,要推动曲艺创作与时俱进。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,鼓励创作者创作反映新时代、新生活的作品,让曲艺内容与当代社会产生共鸣。
要完善非遗保护机制。通过政策支持、资金投入和社会参与,为非遗曲艺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正是展示这些努力成果的重要平台。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更多人看到非遗曲艺的独特魅力,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