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师学艺
学了些风花雪月时新曲,记了些唐宋元明上古书。
弹了些弦索筝琶声细细,吹了些笙萧笛管韵呜呜。
—洗俗斋《弦杖图》
俗话说:“井掏三遍水更甜,艺从三师技必高”。表演艺术的知识拓展,技能的增进,离不开前辈的传授、教诲与帮扶。东北大鼓的传承多是以师授徒,口传心授。当时拜师学艺有两种形式,即“拜门”与“坐科”。“拜门”是指从小随父母学艺的世家子弟在正式登台之前,还须另行拜门认师之礼,如以演唱“西城调”著名的锦州东北大鼓艺人陈青远自幼随父学艺,后拜庆文毕为师;“坐科”是指艺徒从小拜本门派的代表人物为师学艺,并立“门生帖”(契约),参拜祖师爷、师傅、师伯、师叔及师兄弟等等。艺徒“拜门”或“坐科”后,边学艺边干活,三年徒满,一年效力(即头年收入归师傅)。
刘兰芳的第一个师傅杨丽环是河北人,她技艺精湛,多才多艺,能演唱东北大鼓、西河大鼓、河南坠子及单弦等多种曲种,尤以演唱西河大鼓的长篇书目见长。早期,民间艺人既在本地演出,也到外地巡演,流动性很大,常居无定所。他们称演出场所为“穴”,在本地演出叫“守穴”,到外地巡演叫“走穴”或“出穴”;称收入多的地方为“火穴”,收入少的地方为“水穴”。杨丽环演唱的西河大鼓长篇大书《薛家将》在辽阳受到欢迎,便就此定居了下来。
1958年,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,刘兰芳行了拜师礼。母亲请来了“引见师”、“保师”以及众多亲朋好友,在辽阳“福海兴饭庄”摆下拜师宴,按行规立下了门生贴:“刘书琴情愿投奔杨丽环门下学艺。今后虽分为师徒,但情如母女。对于师门,当知恭敬。身受教诲,没齿不忘。学徒期间,如果马踩车压,投河觅井,天灾人祸,师傅概不负责。三年学艺,一年效力,供吃不供穿。中途不学,包赔饭伙。情出本心,绝无反悔。谨据此证。”就这样,徒弟磕头之后,师傅给了她个“季”字,改刘书琴名为“刘季红”。从此,十四岁的刘兰芳开始步入演艺生涯。
杨丽环带着徒弟和儿女,在海城大石桥圣水寺一带演出。先教刘兰芳学弹三弦和演唱西河大鼓。她很快就学会了弹奏西河大鼓的初级曲调。刘兰芳一有时间就帮着师傅操持家务,洗衣、做饭、带孩子。那时候“学艺”,除了学习弹弦和演唱之外,主要是听师傅的唱段、看师傅的表演,遇有疑难不解的,待师傅空闲时再行请教。刘兰芳至今还记得,西河大鼓《鲁达除霸》一段,就是这样学成的。
第二年,刘兰芳随师傅到开原演出。第一次到外地演出,她特别想家,便给家里写信。可是,刘兰芳把发信人和收信人的地址写颠倒了,信便回到了师傅杨丽环手里。师傅很体谅她,答应了她回家的请求。这样,刘兰芳拜别师傅回到家中。首次离家闯荡的经历,使她开阔了视野,锻炼了自立能力,也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