崭露头角
百里辞家入帝都,风流书鼓走江湖。
朝夕冷暖三弦伴,道路崎岖一杖扶。
高歌南北名公曲,雅韵东西子弟书。
布衣也作朱门客,一生托戴贵人福。
—东北大鼓《弦杖图》
刘兰芳在沈阳学习结束回团后,开始随孙慧文老师到外地巡回演出。第一站到锦州,在曲艺团“小楼茶社”挂牌演出。锦州是辽西重镇,自古以来,各路艺人出关献艺,都在锦州首演,因此,这里是名家荟萃,百艺争雄的“硬地皮”,没有真本事是站不住的。在“小楼茶社”,每日三工书,晚场是黄金时间,观众多,一般由有名气的老艺人演;早场观众少,一般由缺少经验的新手演,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刘兰芳自然是被安排在早场了。可是,没想到刘兰芳一炮走红,许多老书客都来看这初出茅庐的女孩儿。锦州名角儿丁正洪的老伴每日必到,打扮得珠光宝气,手夹烟卷,连连称赞:“这姑娘有出息,是个角儿。”在锦州,刘兰芳还不失时机地学习了以宋修仁、陈青远为代表的“西城派”东北大鼓艺术。
从这时起,刘兰芳也开始排演一些东北大鼓新曲目,并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深入工厂、农村、机关、学校,进行了大量的演出实践。由于当时阶级斗争的气氛越来越浓,文艺政策越来越“左”,刘兰芳擅长的《忆真妃》、“三国段”等传统曲目已不能演唱,只能演唱有关革命或阶级斗争题材的新作品,如反映阶级敌人破坏农业生产的《有人没睡着》、歌颂郑州“二七”工人大罢工的《林祥谦》,移植于电影《洪湖赤卫队》的《韩英见娘》等等。通过演唱这些现代曲目,刘兰芳扩大了自己的艺术表现领域,提高了刻画现代人物艺术形象的能力。
那时,鞍山曲艺团的演出还延伸到鸡西煤矿、鹤岗煤矿、恒山及天津等地,所到之处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。这一时期,刘兰芳也广泛深入地学习了以吉林为中心的“东城派”和以哈尔滨为中心的“江北派”东北大鼓艺术,还到天津观摩了天津曲艺团的演出,吸收营养,开阔眼界,并在演出实践中融会贯通、灵活运用,锤炼和升华了自己的艺术功力。
1963年,十八岁的刘兰芳代表鞍山曲艺团参加在沈阳举办的“辽宁省新书好书座谈会”,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陶钝先生、省委主管文艺工作的领导周桓、刘异云、安波等均亲临指导。会上,刘兰芳演唱的东北大鼓新编唱段《姑嫂救亲人》,字清韵浓、声情并茂,受到了与会领导、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,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。从此,刘兰芳就像一颗新星,闪耀在东北大鼓艺术的星空之上。
正当刘兰芳的艺术事业迈向颠峰之时,十年浩劫般的“文革”开始了,正常的秩序被打乱,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节目成了“三黄四旧”被禁演。眼看心血凝聚的手稿化为灰烬,刘兰芳心疼地流下了眼泪。不久,曲艺团解散,还不到30岁的刘兰芳被当成“封资修”的“小老艺人”赶出了文艺舞台。但人民欢迎她,群众热爱她:在盘锦农场“劳动改造”,人们处处照顾她;到鞍山无线电四厂当酸洗工,人们事事关心她。在那寒冷的岁月里,她心中充满着温暖和感激之情。不让唱东北大鼓,她就给工人讲故事,工人们听得入迷,什么“批判会”呀、“斗私批修学习班”呀,早就被忘到脑后了。那些年,她虽然身处逆境,却结交了许多工人和农民朋友,至今,刘兰芳还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她常说,是人民群众养育了自己的艺术生命。
在工厂,刘兰芳也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演出。在鞍山市电子局举办的文艺汇演中,刘兰芳表演了她和爱人王印权创作的《红心巧手拉单品》,内容是关于一位普通女工发明新技术,为国家做贡献的先进事迹。当时鞍山市的一位领导看完演出后连声称赞,忙问:“表演得这么好,这是哪来的女工?”电子局的领导回答说:“是老曲艺团的演员,到工厂接受改造的。”这位领导忙说:“改造得挺好啊,调回来吧。”就这样,刘兰芳被调到鞍山市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”。
后来,刘兰芳见演唱京东大鼓很受欢迎,就积极学习。可是唱东北大鼓用的是木板,而唱京东大鼓用的是铜板,演唱京东大鼓就需要改手。这对于一个打了近二十年木板的演员来说,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但是刘兰芳却以顽强的毅力,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使用铜板演唱京东大鼓,中央电台还录制播出了她演唱的京东大鼓《重照订婚像》(罗丁词)。事后有人告诉她:“听见没?有个和你重名的人唱京东大鼓,唱得还不错呢!”哪知道这不是重名,是刘兰芳鼓曲艺术实践的又一个新尝试。